早些年在网上搜罗各种技术贴经历贴没少看,但是也把雷踩了个遍,浪费了自己很多时间,时间到了步入社会的时期,我开始慌张起来的,惶恐的觉得不能再依靠将来了,希望各位想要增高的朋友们早日醒悟。
据抽样调查显示,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%,其中3至15岁需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。但是,我国每年因身材矮小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的儿童不到30万名,而接受合理治疗的矮小儿童不到3万名,总体知晓率、治疗率比较低。目前亟须普及矮小症知识,让患儿及早就诊。
“家长应注意定期为儿童测量身高,对矮小症应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”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的成长环境下,身高较同种族、同性别、同年龄正常儿童的平均身高低2个标准差。家长首先应正确测量孩子的身高,然后与同年龄、同性别身高标准差单位数值表进行比较。也可用身高的公式粗略估计,公式为:年龄×7+70厘米(适用于2-12岁儿童)。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身高低于同性别、同年龄儿童平均身高5cm以上,或者孩子身高增长速度减慢,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/年;3岁—青春期前,增长速度小于5厘米/年;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6厘米/年,都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。
“生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现象,导致身材矮小的病因繁多复杂,在这些因素中,除了人体内分泌的调节作用外,还有两个基本因素,即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营养及环境因素。”其中遗传因素占60%-70%,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潜力,营养及环境因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速度及可能达到的程度。身体中不同的组织和器官,生长速度也是不一样的,有先有后,快慢不一,不是同时停止生长。一般孩子身高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骨干之间的骨骺增长,骨骺的增长早期主要体现在小腿和大腿上,到了青春期的后期,主要体现在脊柱的增长。
“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特点,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。”正常人的生长过程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:即婴儿期和青春发育期。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期,这一时期孩子身长的增长基本不受遗传因素影响,营养是关键。新生儿出生的第1年身高可增加25厘米,第2年增加10厘米左右;3岁以后至青春期前是匀速增长期,大概以每年5-7cm的速度增长;青春期是第二个生长高峰期,因为性激素的作用,孩子平均每年可以增高8-10厘米,这个时期持续大约有三年,在此期间男孩总共增加25-28厘米左右。女孩总共增加23-25厘米左右。这两个时期是决定儿童成年后身高的关键时期。
影响青少年长高的因素有哪些?在青少年时期的孩子,就可以尝试跳高等弹跳运动及全身性的运动,像是篮球、排球等添加增高顾问微信,免费获取专属增高方案。~